应国际霉菌毒素学与食品安全大会(ICM 2024)委员会的邀请,7月4日至5日期间,生康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毛欣仪、於佳烨以汇报人的身份赴泰国参加由泰国农业大学主办的第六届真菌霉素与食品安全国际会议作专题学术报告。报告内容得到了众多与会国际学者关注。

第六届国际真菌毒理学与食品安全会议,由国际真菌毒理学与食品安全会议(ICM)组委会发起主办,泰国真菌毒理学会(TSM)与泰国曼谷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学系承办。此次会议主题为“2024年全球真菌毒素的挑战”。会议邀请世界著名真菌毒素和食品安全专家分享其关键领域的科研方向和最新成果。他们的演讲将重点介绍霉菌的生物多样性、毒理学效应及机制、食物链中真菌毒素的净化和管理、真菌毒素分析技术和如风险评估等前沿热点课题。

会上,毛欣仪以《超灵敏智能手机辅助适配体传感器检测黄曲霉素b1》(Ultra sensitive Smartphone-asisted flu or e scent aptasensor for aflatoxin detection)为题,对食品、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黄曲霉毒素可能会引发癌症等危害,因而人们对其在食品农产品中的重视越来越高。传统检测真毒素的方法复杂、成本高且灵敏程度低,而此种运用智能手机辅助适配体传感器检测黄曲霉素霉素的方法不仅灵敏度高,检测成本也很低,为真菌毒素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於佳烨汇报的题目为《基于一体化与智能手机结合的电化学检测农产品中的玉米烯酮》《A smartphone-assisted electrochemical point-of-care sensing of Zearalenone in agro-food》。真菌霉素的大量存在于农产品中,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更快速、更便捷、对用户友更好的检测农产品中真菌霉素的含量的方式。本次汇报在会议第二天进行,毛欣仪与於佳烨进行了完美的口头汇报并于现场多国专家进行交流讨论。此次会议不仅让本科生了解到学术界的前沿动态,也启发了对科研领域的新思考。

生康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张兆威、青年博士张若筠、李晓宇也在此次会议上分享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赢得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

此次会议,是一次难得的展示和交流机会,是一次对自我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也是对生康学院推行本科四年一贯导师制、学科竞赛团队制取得的卓越成效的肯定。学院将继续秉承“服务一流学科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人才”的理念,积极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为大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